初中生的逆反心理该如何应对
2017-06-10 15:42:42 来源: 子路教育网
所谓逆反心理,是指人们在接受教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内发的反向力量,我们把这种不接受教育或"反教育"的心理,叫做逆反心理。逆反心理表现在初中学生身上比较突出,尤其突出的反映于初中学生在接受思想教育的过程中。其产生的原因,一是与青少年学生的身心发育有关,一是与教育工作中的"假大空"有关。
由于知识经验的扩展和加深,初中学生开始用批判的眼光来看待周围的事物,他们不再满足老师简单的说教和书本现成的结论,喜欢索隐猎奇,喜欢从问题的反面思考。同时,初中学生这种思维的批判性还是不成熟的,容易产生固执、偏激的不良倾向,这种不良倾向表现到一定程度,便产生了逆反心理。
教育工作中,存在着"假、大、空"的反科学现象,这种现象久而久之,会造成学生不相信德育的心理,这样反复几次,使学生形成了思维定势,对德育工作产生反感对抗的情绪。比如,在进行"勤劳简朴"的教育中,忽略了时代对初中学生的影响,低估了初中学生的知识水平。空泛的讲道理,举一些陈旧的事例。有一个出身富裕家庭的学生却说,"这些都是过去的陈年旧事,适当的消费有什么好?"此言一出,许多学生倒成了他的拥护者。
推荐阅读
优秀作文赏析汇总
初中生周记大全
我的中国梦作文大全
2013年中考时事政治热点汇总(2012年)
2013年3月中考时事政治热点汇总
2013年2月中考时事政治热点汇总
2013年1月中考时事政治热点汇总
江苏省中考示范性高中推荐
重庆市中考示范性高中推荐
内蒙古中考示范性高中推荐
广州市中考示范性高中推荐
上海市中考示范性高中推荐
2013年中考体育备考训练大全
2013年中考体检注意事项大全
中考备考饮食注意
各地入口:
北京中考 上海中考 广东中考 天津中考 江苏中考 浙江中考 河南中考
江西中考 四川中考 河北中考 湖南中考 湖北中考 辽宁中考 更多>>
中国教育在线微信公众号
好高中
国际学校qq群:512900566
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